全国咨询电话:0731-89872292
  • 湖南自考网 联系我们 刘老师-13142230002
    张老师-13298696003
    蔡老师-13298691670
  • 湖南自考网联系我们
   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岭街道火炬城社区亚光大厦4楼
湖南自考 > 历年真题
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温病学试题
全国 2005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

温病学试题

课程代码: 02978

一、名词解释 ( 每小题 2 分,共 18 )

1. 《温疫论》

2. 温毒

3. 卫气同病

4. 寒热往来

5. 湿胜阳微

6. 昏愦

7. 伏暑

8. 燥热病邪

9. 新感温病

二、填空题 ( 每空 1 分,共 10 )

1. 王孟英编著的《温热经纬》一书,以《内经》,        、        中有关热病的论述为经,以叶天士、陈平伯等诸家温病条文为纬,是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编。

2.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        规律及其         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。

3. 广义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,包括属性为风寒的        和属性为温热性质的        两大类。

4. 叶天士《温热论》原文第一条:温邪上受,首先犯肺,        。肺主气属卫,        ,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,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。

5. 温病过程中的神志异常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:①神志昏蒙,②        ,③昏愦不语,④        。

三、单项选择题 (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,选出一个正确答案,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。每小题 1 分,共 8 )

1. 下述内容除去哪项,即可构成温病的基本概念? (        )

A. 以发热为主症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 都具有传染性

C. 易化燥伤阴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 热象偏重

2. 叶天士“夏暑发自阳明”是指 (        ) 。

A. 暑性酷烈,极易损伤阳气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 暑为火热之气,传变迅速

C. 暑温初起即见阳明气分热炽            D. 暑温病每易挟湿为患

3. 正不胜邪,火毒内闭。可见 (        )。

A. 斑疹初露,隐约可见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 斑疹透发后热不退,或甫出即隐

C. 斑疹密布,颜色紫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 斑黑隐隐,四旁色赤

4.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阳明热盛的症状? (        )

A. 壮热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 烦渴喜冷饮

C. 汗多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 脘痞身重

5. 春温热郁胆腑治宜 (        ) 。

A. 黄岑汤加豆豉、玄参方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 小柴胡汤

C. 蒿芩清胆汤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 柴胡温胆汤

6. 下列哪项不属湿温“三禁”? (        )

A. 辛温发汗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 芳香宣化

C. 苦寒攻下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 滋补阴液

7. 称长夏湿令,“暑必兼湿”的医家是 (        ) 。

A. 张凤逵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王安道

C. 王肯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 叶天士

8. 暑湿挟积滞阻于肠道,大便性状 (        ) 。

A. 溏而不爽,色黄赤如酱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 纯利恶臭稀水,肛门灼热

C. 初硬后溏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 下利色黑热臭,肛门灼热

四、双项选择题 (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,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,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,多选、少选、错选均不得分。每小题 1 分,共 2 )

1. 风温邪袭肺卫可选取用 (          ) 。

A. 银翘散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 麻杏石甘汤

C. 桑菊饮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 白虎汤

E. 葛根黄芩黄连汤

2. 春温气分郁热证可选用 (          ) 。

A. 黄芩汤加豆鼓玄参方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 凉膈散

C. 银翘散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. 王氏连朴饮

E. 菖蒲郁金汤

五、简答题 ( 每小题 6 分,共 12 )

1. 试述卫气营血的证候表现及其病理机制。

2. 滋阴法在温病治疗中有何重要意义?临床运用时分哪几类?试述其主治证候及代表方剂。

六、论述题 ( 每小题 10 分,共 30 )

1. 暑湿困阻中焦与暑湿弥漫三焦怎样辨治?

2. 叶天士提出的“透热转气”的涵义是什么?

3. 湿热酿痰,蒙蔽心包证与热闭心包证,其病机和证治有何不同?

七、病案题 ( 每小题 10 分,共 20 )

案例一:

   患者男, 30 岁, 98 年 8 月,始感四肢倦怠,胃纳不振,某日淋雨后,顿觉头重身重骨节酸楚,微寒无汗,身热 T38 ℃,胸闷纳少而不香,苔白腻,自认风寒而致,用红糖生姜泡茶饮服无效,日渐加重。某医诊为上感挟湿,用羌、防、柴、葛等,畏寒解而热势增高达 39 ℃,苔腻已薄,面现黄色,胸痞腹胀,口渴,医诊为阳明经证,用白虎汤加石解,大青叶等,而热不除,胸痞苔腻更甚,于焉杂药乱投,驯至腹胀满痛,大便色如败酱,苔黄燥,脉沉实。
  要求:

1. 诊断病名:( 1 分)

2. 分析病因病机:( 2 分)

3. 确定证型:( 2 分)

4. 拟定治法:( 2 分)

5. 举出方药:( 3 分)

案例二:

患者女, 19 岁, 98 年 10 月 13 日入院。自述始有畏寒发热,神倦乏力,至第二天即心烦不寐,口干而不甚渴饮,舌红少苔,脉浮细数。

要求:

1. 诊断病名:( 1 分)

2. 分析病因病机:( 2 分)

3. 确定证型:( 2 分)

4. 拟定治法:( 2 分)

5. 举出方药:( 3 分)